走近通泽NO.10 | 陈溪胜景之石笋山
来源:上虞区通泽寺
2020-07-09
双笋霞鲜
明 徐学圃
双笋春来长石芽,
上颈开满杜鹃花。
曾因伤势成摧折,
又见逢日都丽华。
石氏姬围锦步障,
米家人跃紫金砂。
相看不厌归来晚,
雪树米漓一片霞。
石笋山与通泽寺遥遥相对,傍达溪依山崖耸立着两尊巨大的石柱。
它酷似破土而出的春笋,人们称其为双石笋,所倚的青山亦叫石笋山。
山崖上奇花异草,绿树翠竹,莺鹭啼鸣,根润达溪水。达溪水清如碧,锦鳞飘游,长流不息。
左傍狮山石壁,狮子守门,石壁险峻;右联鹰岩象洞,上建通泽寺,庙内香烟缭绕,钟鼓不息,其环境优美,景色宜人,深受众多古今名人的青睐。
晋代谢敷、王羲之,南朝陶弘景,宋代陆游,明代刘伯温、王守仁等名流都曾先后游历于此,有的甚至筑庐隐居,对景挥毫,吟诗作文,为世人留下了宝贵墨宝。
双笋石赞
明 王守仁
云根奇怪起双峰,
惯历风霜几万冬。
春去已无班箨落,
雨余唯见碧苔封,
不随众卉生枝节,
却笑繁花惹蝶蜂。
借使放梢成翠竹,
等闲应得化虬龙。
如今的双笋石更具生机。簇拥在它身边的柴丛树木,如球似团,有层次排列,翠绿欲滴。脚下的潭水,碧波粼粼。双石笋挺拔的倒影在涟漪中时隐时明。
溪床筑石坎蓄水,石坎整齐美观,与上虞区通泽寺、浙东新四军后勤基地纪念馆隔溪相望。(图/上虞区通泽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