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佛教常识

观音文化在我国是如何发展的?

来源:通泽寺

2020-02-20


观音信仰是中国菩萨信仰的典型。围绕观音信仰出现的宗教文化现象,在中国历史上经过1800多年的发展、演变和沉淀,逐渐构成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体系。


中国观音文化形成的五个阶段


1.初传期:三国——东晋十六国。特点是称观音为光世音,只称念观音圣号,尚未形成完整的观音信仰体系,仅在以洛阳、长安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传播。


2.兴盛期:南北朝——隋代。特点是在《普门品》之外又翻译出许多观音类经典,造像、礼拜、供养、诵经、持咒等修持方式日益流行起来。观音信仰体系基本形成,观音信仰已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。


3.普及期:隋代——宋代。特点是大量观音类经典的译传、著述纷纷涌现出来,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内在理论体系最终完善,观音信仰为各宗各派普遍接受,在社会上的传播也更加深入普及。


4.演变期:元明清。特点是宋代开始萌芽的、宣传女性观音身世的妙善公主传说,经元代完善而定型并普及,女性观音信仰成为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主流。与此同时,中国式的三十三观音等造像作品出现,观音信仰成为民间宗教的一个主要崇拜对象。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外在表现体系最终形成。


5.持续期:民国以来。特点是观音信仰与现实人生密切结合,从原来纯粹依靠观音的被动型修行,发展成依赖观音效法观音的主动型修行,观音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。(图/卢鹏宇)

Alternate T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