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常说的“五眼六通”,是什么意思?
来源:上虞区通泽寺
2025-08-16
何为五眼六通
佛教的五眼六通:
五眼者,一肉眼,持戒清净。
二天眼,能分别小乘。
三慧眼,能分别二乘。
四法眼,能分别大乘。
五佛眼,能分别最上乘。
六通,为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
宿命通、神境通、漏尽通。
何为五眼
你是否曾在佛像上,注意到其眉心正中的第三只眼?它并非真实的肉眼,而是一个深刻的象征——象征着超越凡尘的“五眼”。在佛法智慧中,五眼如同修行者拾级而上的阶梯,层层递进,洞穿迷雾,最终照见生命流转的奥秘与宇宙的实相。
五眼,即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和佛眼。
肉眼
肉眼是我们认知世界的起点。它能看到近处的花朵,却望不见遥远的星辰;能分辨白昼的光明,却难穿透厚重的黑暗。它如同我们最初的认知,带着天然的局限。
天眼
天眼是超越时空的视野。当修行提升,一种能突破空间障碍、照见远近的觉知力随之而生。它不受光明与黑暗的束缚,如同在认知上打开了一扇俯瞰全局的天窗。
慧眼
慧眼是罗汉所证的境界。他们照见十二因缘的流转,看破生死轮回的本质。这智慧不同于世间所谓的“慧眼识英雄”,它彻底超越了“我”的执念,斩断烦恼的锁链,引领修行者出离三界的束缚。因此,慧眼是无我、无执的。
法眼
初地以上的菩萨拥有法眼。他们亲见万法本性——法性,证得诸佛法身的一部分。这不是凡俗理解的“法术”,而是对宇宙实相的深刻洞察。法眼与证得法身相连,遍一切处,遍一切时。具足法眼的菩萨,称为法身大士,超越了凡夫的想象。
无我有两种,分人无我和法无我。证人无我、离人我执,就是罗汉;证法无我,离法我执,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。
罗汉离人我执,得慧眼,出三界;菩萨更进一步,离法我执,证法身、得法眼、虽住三界,却不为生死所困。
佛眼
佛眼圆融具足前四眼的一切功能,它是智慧的最高凝聚——大圆镜智本身,是究竟无上的菩提觉性。
何为六通
1、天眼通:见佛性,洞彻本地风光。
2、天耳通:听觉无碍,千里之外如在耳畔。
3、他心通:感知他人心念,不假耳目。
4、宿命通:了知过去未来,照见生命流转。
5、神境通:超越空间障碍,身随意至。
6、漏尽通:世人皆有“漏”(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等无明烦恼),漏尽则意味着究竟的清净与自在,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。
五眼六通是描绘心灵境界不断开阔、智慧持续深化的修行蓝图。从肉眼到佛眼,从困于尘劳到漏尽解脱,这是一条向内深观的觉悟之路。